全国服务热线:18600000000

76岁退伍老兵玩转工业机器人

日期:2024-02-12 04:30 人气:

  76岁退伍老兵玩转工业机器人临近春节,不少工厂早早停工了,老杨新的数字化工厂里仍然机器轰鸣。76岁的杨义贵是一名退伍老兵,55岁退休后才开始创业,公司在佛山汽车配件行业小有名气。

  过去一年,老杨二次创业,引入工业机器人,投入8000万元新建的数字化工厂也逐渐步入正轨。年逾古稀的他至今仍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自己开车上下班,并且每天运动一小时以上:“太忙了,没有时间去老!”

  在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一处工业园内,老杨的赛恩特实业第三工厂白墙红字,格外显眼。工厂内部构造也是别有匠心,2500吨的全自动冲压机器有序运行,AGV(自动引导搬运车)按程序把货物运送至指定区域,10余台机械臂组成的生产线同时运转,设备、工序、良品率等生产情况在数字化大屏上一目了然。

  “数字工厂占地25亩,只需要80名工人,只有旧厂的三分之一左右。”老杨自豪地说,“在办公室就能看到接单、设计、生产、仓储全过程,哪里有问题,马上能找到堵点,迅速解决。”

  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两个旧工厂则需要新工厂三四倍的工人。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老杨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加快迈向智能化时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省委“1310”具体部署也强调,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2016年以来,老杨投入500万元进行生产线万元引入工业,进行智能化生产线万元建设数字化工厂。

  这些投入也换来丰厚回报:疫情三年,老杨公司营收不断上涨,从2020年前的2个亿,提升到2023年的4个亿左右。

  在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的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评审中,赛恩特数字工厂入选为二级示范工厂,获得奖金1500万元。

  每周一早上七点半,老杨都会准时出现在公司门口,和进入公司的每一个员工打招呼。公司所在的顺德北滘镇,是广东乃至全国的制造业重镇,诞生了美的等世界500强企业。

  7时40分,每周一次的早会准时开始,他和所有员工一起站着开。从笔直的站姿中,不难看出他早年的军旅生涯。1973年,老杨在部队里入了党,并进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船体制造专业学习。

  大学毕业后,老杨被分配到广东省船舶设计研究院,从此,广东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造船业很发达,老杨就利用空闲时间,在1978年报名了广州业余大学的日语培训班。

  20世纪80年代是被女排精神鼓舞的时代。“那几年一有中国女排的消息,大家都围着电视看。”有时候想打退堂鼓了,老杨就想想中国女排,“人家那么努力,我也该扎扎实实做点什么事情。”就这样他每天下班后骑十四五里路单车,一个星期四次去学日语,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六年。

  完成学习后,老杨多次为日企驻广州分公司担任翻译和顾问。直到今天,他还能在普通话、粤语和日语之间自由切换。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8年,原国家经委要求各地选派有日语基础的工程师,去日本学习。老杨通过了选拔,踏上去日本为期一年的研修之旅,这为他将来的创业、成为丰田等日资企业供应商奠定了基础。

  2003年,工程师老杨退休了。本来想着颐养天年,但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进了ICU。出院后老杨心想,自己辛辛苦苦学了一辈子,干了一辈子,如果就这样走了太可惜了。

  “试试看创业吧!4月15日入院,5月14日出院,7月13日买地,8月12日公司成立。”他对自己创业初期的每个时间点都记忆犹新。

  年近花甲再创业,对老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2005年,他迎来企业最艰难的时刻。“自己存了大半辈子的100万资金,一年多就花得差不多了。”那段时间,老杨能省就省,唯一的一辆二手车坏了,他干脆打摩的上班。

  凭借在汽车产业上下游丰富的人脉和管理能力,老杨最终赢得了客户的青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际,他又抓住机会低价购买了一批生产设备,让企业规模稳步扩大。

  老杨对员工平时很和蔼,但在涉及产品质量问题时,则会体现出威严的一面。在公司干了20年的制造部部长王照云,唯一一次看到他开会拍桌子,就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一次生产线有异常,没有及时反馈给他,产品出来后客户投诉他才知道。”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影响,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首当其冲。凭借着前期的技术改造,老杨再一次挺了过来。

  在武汉求学经历,让老杨对四年前冬天的武汉疫情感同身受。在武汉疫情最严重之际,他一下子捐出200万元,这是他企业当年利润的三分之一。近几年,老杨累计捐款800余万元,用于教育扶贫、疫情防控等慈善公益事业。

  “我出身农村,从小喜欢读书,家国情怀比较重。”冬去春又来,老杨希望,新的一年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

 备案号: